這幾年隨著在幾個重要設計獎項的得獎次數日漸增高, 台灣的設計能力也日受矚目, 為此出版社也在今年初發行了一本新書, 台灣100大設計力, 介紹在不同領域獲得各設獎獎項肯定的設計師或設計團隊, 很幸運地, 我們的團隊也名列其中, 在慶幸台灣的設計能力逐漸受到肯定的同時, 有時回頭看看我們的產業型態與生活環境, 其實會有點難過的是, 取得眾多設計獎項成績的背後似乎還是不免有一種像是要努力用功才能在考試中取得高分的陰影存在. 設計是一種自然美感的呈現, 他的存在應該是不露痕跡地融入在我們的生活中的一種美學經驗, 但是就從我每天去買早餐的路上所看到的小學生的制服講起, 淡黃色襯衫有著五顏六色的格子紋領子, 然後搭上相同格子紋的褲子, 每每我都有一股衝動想走過去告訴站在旁邊的導護老師說你們的制服真的很難看, 再觀察其他鄰近學校的制服也是如此, 心裡不禁常想當政府花上大筆金錢去裝修車站或是市民廣場之類的公共場合作為聲稱以提升公民或社會的文化以及美學素養的時候, 他們是否曾想過美感的養成應該來自生活的經驗, 當一個小孩子從小就浸淫在美與具備深層文化的環境時, 當他長大後所揮灑出來的不就是最自然的美感嗎? 身為一個設計師我很開心有愈來愈多人去認識"設計"討論"設計", 但開心之餘我更希望我們不是刻意去做設計或談設計, 因為設計的美感是來自於生活, 一種最直接最自然的體會, 而不是特別做出來的, 我想這或許也解答了為什麼台灣得了很多設計獎就像是一位考了高分的學生他知道怎麼考試卻說不出未來的願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