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行旅_02


台南的第二天,典型的南部天氣,炙熱又帶點些微的濕氣,光線白亮到令人有點睜不開眼,在台南待過二年半的我很適應這樣的氣候,倒是二個小女生不習慣頻頻喊熱。


早上從台南市區上高速公路北上網後壁區的菁寮移動,避開傳統的熱門景點帶孩子看看南部的老街。

十點多抵達遊客還不多,順利停好車後隨意地在老街區閒晃。



先看到的是曾被介紹多次的手工製作鵝絨耳刮的阿公的住家兼店面,阿工本人不在,倒是阿公的弟弟看我們從門外經過就熱心且親切地走出門外跟我們打招呼並向我們介紹。

短暫聊過後離開前阿公還順帶地幫我們解釋了門口掛的理髮廳旋轉燈顏色的由來,並介紹我們往下一個鐘錶店走。

老舊鐘錶店充滿歲月的痕跡,鐘錶阿公同樣親切地像我們介紹著店內幾個具有特色的鐘表的由來,看著牆上掛滿了各式古老的時鐘,不禁想起兒時老家牆上的那顆須定時上發條的老鐘,滴滴答答地的聲音偶而還會響起在我有時留宿老家與阿公阿嬤同睡的記憶裡。



老街僅留有一排老店面,有些店舖沒開,但就像迪化街一樣,開始有些文創產業進駐的痕跡。




接著繞去鉛桶店,店門敞開無人招呼,也沒看到鉛桶阿嬤,帶著孩子看看過去的生活用品後,繼續向前往天主堂走。



行前只知菁寮有座知名建築師設計的天主堂,其餘所知不多,接近菁寮國小處即看到右側俐落的三角錐體理性地深向天空。


門口的告訴寫著上午的開發時間到十一點,看看手表已是十點五十,覺得可惜打算在門口拍拍照就離開時,法籍神父看我們在門口徘徊開口就是流利的台語告訴我們可以進去參觀,但提醒進到內門後就不要拍照,帶著孩子進到教堂內部,發現左側竟然設有供奉祖先的牌位並有上香香爐,孩子問我為什麼教堂裡有人拜拜啊,我思索著回答孩子說,應該是這裡的神父尊重本地的風俗習慣包容不同的信仰吧,接著我們又聊到教堂與寺廟存在的意義,或許是聽見我與孩子們的對話,神父也過來與我們閒聊,此時才知原來神父已來台二十五年並入籍台灣,他主動提到教堂內的祖先牌位,他說他覺得不同的信仰彼此並沒有衝突,應該互相尊重尤其是應尊重當地原來的文化與信仰,平靜的語氣簡單的陳述,卻讓我對他心生敬重,一個外國神父獨自在偏鄉傳教二十五年,努力融入當地生活,講當地的語言,尊重當地的文化,對照前陣子一些宗教團體的爭議性做法與口角之爭,人性的尊貴在此分出高下。

走出天主堂,對面是菁寮國小,開放式的校園,原本只見面寬不大的校門口並不打算走進去,因為孩子說洗手、洗臉材走進校園內。



進去後,混然是另一個天地,寬廣的校園出乎意料之外,除了操場旁邊竟然有一處小森林,走在由厚厚落葉鋪成的天然地毯的林間,這儼然是夏季版冬季戀歌裡的場景。








出校門時抬頭看見一塊建校七十五年紀念牌,落款處日期是民國七十五年,這是否就表示菁寮國小建於民國元年已有百年歷史,難怪校園有此一片高聳參天的樹林。偏鄉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幸運的是還能享有自然的環境。

中午離開菁寮,下午往北門的井仔腳瓦盤鹽田出發,帶孩子看看平日吃的鹽是如何生產的。



抵達北門時人車頗多,大多都是為參觀水晶教堂而來,日正當中曬得二個孩子吃不消,在廟口簡單用過午餐,這次略過水晶教堂直接將車開往鹽田。鹽田中設有體驗區,二個孩子忘了天氣的炎熱直接脫鞋拿起耙子體驗曬鹽的過程。








雖然有趣,不過終究不習慣南部的炎熱,二個孩子嚷著想回飯店休息,等不及知名的鹽田夕陽,決定先回今晚落腳運河旁的飯店。

飯店位於安平運河旁,許多年不見,運河旁開闢了景觀步道,延著走大約十五分鐘就能抵達安平老街,孩子問我為甚麼不開車而是要用走的,此時剛好運河正好有隻白鷺鷥在河面上覓食,低空掠過之處水面就有魚群騷動,我告訴他們,散步能讓我們用眼睛發現更多細微的美好,如果我們開車不就錯過這自然景像了嗎?



沿途果真有許多有趣的事物。




上次來安平只參觀了安平古堡就離開,這次散步老街反而看見更多老街的細膩處。避開觀光街區的人潮,我們轉進小巷,巷弄內的小店更具風味。



老房子有沉靜的風韻。

隨後又接到大街上,女兒說想吃勾勾冰。



隨意在小巷中穿梭,不經意地走到一處海山館,原來是過去駐兵的會館,原來有五所,目前僅留一處。保留典型的閩南建築特色。





今天帶孩子走了時光之旅,明天將往四草出發,帶孩子遊歷台灣版的迷你亞馬遜。

留言